新能源汽车发展应突破“地方割据”
作为空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汽车尾气治理现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共识。但是,记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现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
首先,政策不给力,“地方割据”严重。例如,北京最新出台的《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对申请纯电动小客车指标的适用人群条件限定了“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小客车”的条件,并提及“申请电动小客车的消费者将不准参与汽油小客车摇号”等内容。
上述内容被业内认为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限制,而不是推广。此外,各地方城市对当地企业保护倾向浓重,各地制定的政策都不利于外地车商进入。
其次,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目前,除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之外,多数城市电动汽车配套设施几乎为零,而且已有的城市在相关配套上也远远低于规划预期。
“十二五”期间,北京计划建设4.2万个充电桩,但记者从经销商处了解的情况来看,实际仅建设了不到400处;上海市目前已建成的仅有12座充换电站和800多充电桩,主要为专用集团客户提供充电服务,而为私人用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设施目前发展并不理想。
第三,个人购买力欠缺。由于配套的欠缺及认知误区,新能源汽车的个人消费目前几乎为零。例如,到目前为止,北京全市仅有13台个人电动汽车;上海市的实际销量不到10辆,且购买者多是内部销售人员。
从2009年初,政府开始实施“十城千辆”计划以来,交通部、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多个政府部门相继发布了诸多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各级政府将新能源汽车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不过,从上述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在政策执行力度上,各地差别较大。
目前,除深圳等个别城市初具规模之外,全国新能源汽车几乎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而且,由于新能源汽车起点较高,目前国内各车商制造的电动车性能差距较大,导致了“有需求的城市汽车企业跟不上,有实力的汽车企业进不去”,这也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大范围推行。
从汽车产业全局来看,在传统汽车产业,中国已经远远落后西方。在全新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得以与世界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赶超发达国家的一个难得契机。从这个角度讲,应该更全面、更长远、更具高度地考虑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让市场、质量说话,不要害怕让企业经历竞争。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应当突破狭隘的地方保护,全国一盘棋,才能使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具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只有“下好全国一盘棋”,才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