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汽车合作进入深水区
中欧汽车的这一系列大单确定的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合作,可以说确定的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向。就在中欧双方在汽车领域耳鬓厮磨时,日系车企却在一边黯然神伤。今年3月,日系车销量和增幅都大幅度放缓。这也许不是巧合,而是前兆。
11天能签约多少汽车合作大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300亿元。这些大单,就发生在习近平访问欧洲期间。
3月22日至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北京飞往亚欧大陆桥的那一端,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荷兰召开的核安全峰会,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
在这期间,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华晨五大车企,分别与大众集团、PSA集团、戴姆勒集团以及宝马集团签署相应合作协议,深化各自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既涉及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开发以及产能扩充,也有资本合作、股权交易,涉及总金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就在中欧双方在汽车领域耳鬓厮磨时,日系车企却在一边黯然神伤。尽管日系车过去一年在中国的销量反弹,但市场份额仍远低于德系和美系车。
中欧汽车的这一系列大单确定的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合作,可以说确定的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走向。而受中日关系屡屡波动的影响,日系车前途未卜。相关数据显示,今年3月,日系车销量增幅都大幅度放缓。这也许不是巧合,而是前兆。
欧系车先入为主
在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出访中,从未与汽车有如此多的接触。
当地时间2014年4月1日,在欧洲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及王后玛蒂尔德的陪同下,访问了沃尔沃汽车集团位于比利时的根特工厂。沃尔沃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等一起陪同参观。
之前在访问法国和德国期间,习近平先后出席了4个中法、中德之间汽车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这些项目总金额达到数十亿欧元。习近平还参观了位于德国沃尔夫堡的大众汽车集团总部。
习近平欧洲之行,汽车项目成为中欧合作的重头戏。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记者时,习近平用开汽车来形容中德关系。他说,发展中德关系,好比驾驶一辆汽车,必须看得远,才能安全和顺利。只要双方充实燃料,握好方向盘,中德合作之车一定能既跑得快,又开得稳,驶向光明的未来。默克尔则称德国愿做欧中关系发展的“发动机”。可见两国政府对汽车产业的重视。
中国与欧洲汽车工业有很强的渊源。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广州标致等企业,都是中国较早成立的合资企业,前两者又是中国非常成功的合资企业,至今中国市场的格局也深受着两家合资企业影响。在豪华车市场,德系车三强宝马、奔驰、奥迪牢牢占据市场前三名。
如果把整个欧洲的汽车消费加起来,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超过中国和美国。欧洲也是世界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法国的标致雪铁龙集团、雷诺集团、德国的大众汽车、宝马、奔驰,以及英国的捷豹路虎、瑞典的沃尔沃,都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
正是由于以德系车为代表的欧洲汽车较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使中国消费者在主观上更信任德系车的性能和品质,在二手车市场,德系车的保值率也很高。先入为主的营销具有十分强大的杀伤力。
据中汽协会统计,去年,在我国销售的外国品牌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8.8%、16.4%、12.4%、8.8%和3.1%,德系与法系两者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了20%,高于日系车。而在今年1月份,德系与法系的市场份额更是增长至25%。据预测,德系车的市场份额还会继续保持增长。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排放与节能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欧洲在汽车领域的强大基础和实力,让中国汽车行业逐渐走上了欧洲路线,最典型的,就是排放标准,其它在油耗、安全等方面也参考了欧洲标准,除了在传统汽车领域,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在加紧进行。
中欧车商度蜜月
中欧此次汽车合作涵盖了双方市场上的知名企业。
3月28日,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大约10亿欧元用来扩大北京奔驰的产能。这10亿欧元,是北京奔驰40亿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将专门用于2015年前扩大汽车和发动机的本土化生产,并在2015年实现产能翻倍,达到年产20万辆。继E级、C级、GLK之后,GLA将是第四个国产车型。通过这个协议,戴姆勒将携手北汽集团进一步推进在中国的业务。
当日,华晨汽车董事长、总裁祁玉民代表中方同德国宝马签署了“宝马集团和华晨集团深化合作备忘录”,为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合作迈出了更坚实的一步。此次,华晨汽车与德国宝马的签约金额约为150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欧元。
据报道,此次华晨与宝马的合作项目主要包括合资企业在新十年需要引进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扩产等方面的投资,并重申了华晨是宝马在中国的惟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华晨与宝马将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3月29日,大众汽车与两个中国合作伙伴上汽、一汽在柏林签署联合声明,大众汽车集团将与合作伙伴在前瞻性技术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包括高效发动机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此次签署的项目是大众汽车集团与合资企业2014~2018年在中国投资182亿欧元计划的一部分,这项投资计划的重点是新工厂和新车型。在新能源领域,大众将与两个合作伙伴联合开发、推广以及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这将是大众在新能源车开发和生产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大众汽车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点,以制衡在混合动力市场领先的日系车企。
除了产品和技术方面的合作,中欧汽车的资本合作也已经有了尝试。
3月26日,东风汽车与法国政府、标致兄弟公司以及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签署增资协议,将向PSA的定向增发股份投资8亿欧元,占股14%,正式成为与法国政府、标致家族并列的第一大股东。
在该协议框架下,PSA将与东风集团加强在技术研发、采购、生产和营销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的全球化发展。生产方面,PSA将加速推进合资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的发展,使其在2020年达到年产销150万辆的规模。研发方面,PSA和东风集团将在中国创立共同的研发中心,为强劲增长的亚洲市场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销售层面,双方将设立一家合资销售公司,积极推动标致品牌、雪铁龙品牌和东风品牌的汽车在亚洲除中国以外地区的销售和服务,并可能进一步开拓其他新兴国家市场。
有了这些资本和技术上的合作,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5~10年,欧系、特别是德系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高。欧系汽车,在与其他国家汽车品牌竞争的过程中,再次抢占了先机。
日系车望洋兴叹
相比之下,日系车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理想。
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日系车企的起步晚于欧美企业,凭借省油等优势,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在2012年进入低谷后有所反弹,但市场份额已经是今非昔比。
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在中国市场拥有的份额分别超过了14%。而日系车中居首的日产汽车也仅仅过了5%。从在华销售占该企业全球销量的比率来看,通用在30%以上,而日系车企除了日产之外均在10%~20%。
日前本田汽车公司公布数据,3月在中国的销量约6万辆,同比下降2%。这与2014年前两个月中高达31%的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丰田汽车3月在中国的销量是9.04万辆,同比增长19%,不过这个依然醒目的数字还是不及26%的2014年前两个月增幅。
虽然日系车企希望通过投放新产品来增加市场份额,但很多业内专家认为,覆巢之下无完卵,中日关系紧张肯定会长期影响日系车的销售。而且涡轮增压一直是德系车的优势,如今日系车企业开始大力推出涡轮增压产品,难免会落人口实。
在中欧合作的大背景下,汽车市场的天平开始更多地向欧系车倾斜,日系车也许只能望洋兴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