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热点 > 正文

海外并购成自主零部件发展无奈选择

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甚至出现危机,汽车工业也未能幸免。

相反,中国汽车行业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批有实力的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国门,掀起跨国并购的热潮。

并购如火如荼,数量规模创新高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桂斌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走向世界前列,海外并购是当下可取的重要途径。

2014年4月,中鼎股份收购德国KACO公司;

2014年7月,福耀集团收购美国玻璃巨头PPG旗下芒山工厂;

2015年3月,中国橡胶化工集团收购意大利轮胎巨头倍耐力65%股权;

2015年6月,得润电子收购意大利Meta System公司;

2016年2月,均胜电子收购美国KSS公司和德国TS道恩公司;

2016年6月,潍柴动力收购德国德马泰克公司。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的3年内,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共完成海外并购交易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无论是交易数量还是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核心技术缺失,不得不依赖并购

“近几年,中国整车零部件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水平有很大进步,但在高技术壁垒和核心部件,尤其是电子电离控制等方面,仍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汽车零部件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董建平说。

此外,轮胎世界网了解到,目前,中国零部件行业平均利润仅为6%-8%,但外资或合资企业的平均利润超过15%。这意味着,有的自主零部件企业利润甚至低于6%。

这种差距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首先,根源是自主零部件企业技术能力差,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零部件行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2%,远低于国际水平,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产业链最低端。

其次,产品单一,盈利能力薄弱。

第三,客户单一,依赖国内整车企业。

第四,人才短缺,创新不足,缺乏同步开发能力。

第五,欠缺品牌积累和国际销售服务网络。

因此,短期内,中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企业管理及品牌积累等诸多方面,都很难追赶上国外知名企业。

在主机厂和汽车产品升级的迫切需求下,海外并购成为中国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快速获取核心技术,提升竞争力的唯一捷径,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

(本文为轮胎世界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

文章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