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新能源汽车十年内难有起色
清华大学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 宋健
媒体:国家已经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其中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累计产量超过500万辆。您认为从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程度来看,这个目标想要实现难度有多大?
宋健:到2015年实现累计产销50万辆的指标,在各级政府的支持、资助、倡导下基本上有可能实现,但是到2020年实现产销量500万辆的指标要难一些。如果按照这样逐年递增的话,也就是到2020年就要有将近200万辆的产销才行。
能否达到预期的最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纯电驱动的发展,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属于纯电驱动。支撑纯电驱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主要还是看市场能不能够接受。
新能源汽车研发见曙光?
媒体:您认为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壁垒是什么?
宋健:动力电池是第一大壁垒。我认为一个动力电池要得到性价比的认可,才能让市场接受它。
从电池组的角度来讲,它的能量要做到每公斤200瓦时以上,5公斤电池充一度电;而且起码达到10C充放电的速度,“10C”就是1/10小时可以把电充满,即6分钟可以充满电;并且电池起码要有2000次充放电的寿命;最关键的是价格,每千瓦时要控制在1000元钱以内。
这四个特性要是可以实现了,那么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可以更好。但这四个方面完全达到标准,我认为10年以内基本上不可能。
媒体:刚才您谈到电池,前不久广汽研究院院长表示,目前电池技术发展已经初见曙光,说现在的电池容量水平是之前的两到三倍。对此您怎么看?
宋健:要想真正了解电池,就要看科学家做研发电池工作的论文,而不要光看厂商的宣传。比能量现在确实有一些相当大的电池,如锂硫电池可以把能量做到1000瓦时/公斤,但是充电速度很慢,而且电池容量也都还是实验数据,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多技术难关没有解决。
媒体:有人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算是中国比较有优势的项目,是这样吗?
宋健:可以说中国在电机技术方面和国际相比差距小一点,但是优势却谈不上。例如,以前像电风扇这样的低能量密度的电机,中国有一些优势,但是电动汽车上用的绝对不是这样的电机,而是每公斤2000瓦这样一个功率的电机。这种电机一般是直流、永磁的,这样的电机我们国家和国际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无论是驱动效率还是发电效率,相对来讲都有一些差距。
制造混动汽车最难
媒体:刚才您一直谈到差距,这么多年中国一直都在说要“弯道超车”,但也有人说目前这个车没有超过,反而距离越来越远。您认为目前中国的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宋健:新能源汽车里面难度最大的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只要电池的问题解决了就非常容易做到,它不是汽车产业本身要攻关的,而是做电池的要攻关的。而混合动力汽车对汽车整车来讲是难度最大的,因为要协调电池、电机、智能能量回收系统等,技术难度最大。
由于中国这些年来忽略了这个技术,所以与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说得不客气一点,我们现在做不出来10年前日本的“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尽管一直在宣传我们和别人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实际上远远不是这样的,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当然,电池、电机方面,由于产业化的东西相对来讲不多,反而不容易看出差距。
媒体:您认为目前这个阶段,更应该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
宋健:从实用角度来说,应该加大力度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上,而纯电动汽车就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动力电池和高效电机的基础性研究研发上。如果现在就谈产业化,假如将来出来的电池不是你现在投入的电池,那么现在所有的东西可能都白费了。
资金支持>促进应用
媒体:现在很多城市都“限购”,但新能源汽车不用摇号,可以直接购买。您认为除此之外想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还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宋健:最大的政策应该是政府拿出足够的资金支撑它的发展,而不是在目前这个阶段促进它的应用。在“限购”的城市里推出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购的措施,我认为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措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