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章:车企"紧箍咒"能否打破
日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后市场研究所所长陈荣章在上海的行业会议上接受了轮胎世界网的独家专访。陈荣章认为,要打破整车厂家对零部件企业纵向垄断的“紧箍咒”,政府需要梳理好既得利益者的反弹情绪。以下是访谈的详细内容。
车市现在还没到拐点
轮胎世界网: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车市成了唯一亮点。但也有人认为车市到了拐点,将结束高速增长,您怎么看?
陈荣章:车市还没到拐点,并且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大。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供应量将达到3000万-3500万辆,绝不止现在的2100万辆。
但是,消费者对汽车的认识也越来越深,随着老百姓议价能力的提升,汽车市场暴利的局面将会逐渐改变。
轮胎世界网:许多零部件企业的战略重点已经逐渐向后市场转移,您对此有何建议?
陈荣章:现在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后市场,我觉得还有点早。因为汽车消费者还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第一次买车。
当然,后市场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消费者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动手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对售后服务的依赖性很大。
零部件企业难挣“紧箍咒”
轮胎世界网:我们都知道,整车厂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纵向控制一向严格,您也屡次提到“卖身契”、“紧箍咒”等说法。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紧箍咒”?
陈荣章: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整车厂商只占20%的售后市场份额,另外80%是由汽配城来做的,但整车厂对零部件的控制更高。
这是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太大了。在中国,只要获得可以生产汽车的国家许可,就不怕没有供应商。
轮胎世界网:随着零部件企业自身发展壮大,汽车主机厂对这个行业的控制能否减少?
陈荣章:这个有点儿难。
比如说,一个整车厂一年可以卖150万辆汽车,它就能固定销售150万套零部件,这是一个很稳定的量。整车厂可以给这些零部件企业一个稳定的收入,所以他们必须妥协。“冲冠一怒为红颜”是不现实的。
解决垄断要靠政府力量
轮胎世界网:如果仅靠某家整车厂配套不能满足零部件企业的开工率或者产能要求,零部件企业也不会反抗吗?
陈荣章: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最终都要过销售这一关。零部件企业向其他整车厂供应同样的产品是被严格控制的,只要被盯上就麻烦了。
如果零部件企业有剩余产能,生产的产品也要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这个不叫创新,应该是一种不得已的应变方法。目前,脱离整车厂的“紧箍咒”,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变通。
轮胎世界网:您曾说过要把解决垄断的问题寄望于政府。那么,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陈荣章:一句话,梳理既得利益者的反弹情绪。梳理了这个情绪,才能解决问题。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当时,这个领域只有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等国家标准做出来之后,又拿回行业内来验证,当然,结果就是对行业自己有利的才留下。因此,如何梳理既得利益者的反弹情绪,是留给政府决策者的一个考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