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频繁 中外经销商力量大交锋
国内汽车经销商集团间兼并重组如火如荼的同时,海外经销商集团对中国车市也虎视眈眈。中国汽车经销商领军企业庞大赴海外收购萨博无果而终,美国Group1汽车经销商集团近日正式收购巴西汽车经销商集团UAB。
Group1明确表示,今年不排除还会有其他并购计划的可能,除了巴西以外,中国市场也是其关注重点,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将选择尝试。
车商并购在不同的背景下,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深水区”。在过去的一年中,庞大双龙对中汽南华进行股权收购,宝信汽车收购了外资背景的燕骏汽车集团,“领头羊”广汇也收购了申蓉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已成功的并购而言,目前整合效应尚不明显,随着外资与民营经销商重组的开启,经销商领域的整合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整合宽度加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步入微增长,国内汽车流通业兼并重组的土壤已逐渐走向成熟。
国内汽车流通领域的并购大多发生在两家民营企业之间,国企和外企参与极少,宝信对燕骏的收购算是特例。
经销商集团并购重组的目标大多是为了迅速进入新市场,如Group1是为了进入巴西市场,宝信意在燕骏最为强势的东北、西北市场等。
UAB在巴西颇具规模,此次收购使得其旗下18家4S店全部并入Group1的经销商版图之中。据悉,Group1此次收购的初衷是因为大多数国外业务集中在欧洲,而欧洲汽车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它不得不开拓新兴市场,寻找新的盈利支撑点。
国内的其他经销商也在经历整合和并购。2011年,中国首家上市的经销商集团公司——中升控股收购了龙华汽车。
2012年4月,中升董事长黄毅表示,正寻求在未来数月通过收购其他汽车经销商来积极扩大销售网络,向中国快速发展的中高端汽车市场进一步渗透。目前,通过兼并收购,中升的经销商网络从中国北方的黑龙江省一直延伸到了南方的广东省。
在收购形式上,正通集团和中汽南方由于是收购关系,因而正通集团的主导地位更明显一些。双方在管理团队、薪酬体系上进行了整合。在管理团队和架构的初步整合完成后,两家汽车经销商集团进入品牌和经营管理理念的深层次整合。
同时,正通集团还可推动旗下不同豪华品牌之间的互相交流借鉴。例如将捷豹路虎的销售经验复制到奥迪、宝马之上,涉及销售、市场推广、库存控制和进货搭配等领域。这促进了此前两个独立集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民企经销商间重组的一个互补案例。
合作走向纵深
尽管去年8月份宝信就已发布公告,称将以3.05亿美元收购燕骏汽车集团。不过,记者从多方获悉,这一并购速度较预期有所放慢。无独有偶,去年5月就已宣布合并的惠通陆华和嘉华两家汽车经销商集团,如今的整合工作也还未完成。
对于宝信收购燕骏,部分业内人士不太看好。这两家企业一南一北,一民企一外企,在文化背景、管理理念上都有很大差异,磨合过程将很漫长。相对宝信对燕骏的强势收购,中升和百得利的合作则给双方以较大的自由度,形式上也有所不同。中升集团在2010年收购百得利50%的股权,双方成立百得利(中国)投资境外公司,各占50%股权。
对于中升而言,收购百得利帮助其加速进军高端市场,此前其主要做中端品牌,且近一半是日系车,而百得利则借此加速其全国扩网的目标。由于中升和百得利在品牌结构、企业文化上差异很大,因而并未迅速全面整合,而是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保持独立性,据悉,在被中升收购50%股权后,百得利的薪酬体系基本上没有变化,管理团队也基本上未变,实现了平稳过渡。
在新华信渠道研究专家金永生看来,民营经销商集团大多是扁平化架构,因而在决策权限下放方面更为大胆,而外资集团的层级相对复杂一些,更多需要集体决策,管理效率可能更低。据他介绍,目前合并的国内经销商集团的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规模和销量上的提高,在盈利点创新、客户资源整合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此外,国内经销商集团除了在流通行业积极并购外,还积极向产业链上下延伸,实现多元化经营,如中升收购奔驰御用改装品牌卡尔森70%的股权,庞大通过资本运作参股斯巴鲁中国。
可以预见,在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后,仅靠车市的高速增长来快速扩张、谋求大规模、增加销售额而不注重效率和效益的经销商将会面临严重困难。在经销商整合迈入“深水区”后,深化合作更也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