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业2014年十大新闻
2014年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变化多端的一年,是对长久积累的行业问题整顿的一年,是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中拼搏奋斗的一年,是汽车零部件市场逐步规范化的一年。由此,记者对一年来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评选出汽车零部件行业十大新闻。
一、十部委联合破除配件渠道垄断
事件回顾:3月5日,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宣布将破除配件渠道垄断,推动汽车维修信息公开立法。4月10日,18种常见车型的整零比系数首次披露,其中最高为1273.31%,即购买全部配件的价格可以买12辆整车,维修配件的垄断暴利引起业界哗然。10月底公布了第二批整零比研究结果,新公布的18款车型中,同样有15款零整比系数超过300%。
9月18日,交通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要在新车上市时公开汽车维修信息,在2015年12月31日前,全部公开已进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国产车型以及已获CCC认证的国产及进口车型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 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后市场提供原厂件和有自主商标的独立售后配件,允许授权配件经销企业、授权维修企业转售原厂配件。
点评:整车厂对原厂配件销售渠道的垄断,是汽车行业的顽疾。《指导意见》的出台打破了这种垄断,汽车零部件企业终于可以在售后市场大展身手,消费者修车价格终于可以下降,但相关配套细则和标准能否尽快出台并实施则是该《指导意见》推进的关键。整车企业能否舍弃巨额的垄断利润,将成为最大的阻力。
二、12家日本企业遭反垄断处罚
事件回顾: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开始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案做外围调查。8月6日,发改委完成对日本12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的调查工作,并于两周后公布处罚方案,对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八家零部件企业处罚8.3亿元,对日本精工、不二越、捷太格特、NTN等四家轴承企业处罚4亿元。这是我国反垄断部门迄今为止开出的最大罚单。
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等八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在日本频繁进行双边或多边会谈,互相协商价格,多次达成订单报价协议并予以实施,涉及中国市场的起动机、交流发电机、节气阀体、线束等13种产品。2000年至2011年6月,日本精工等四家轴承企业在日本组织亚洲研究会,在上海组织出口市场会议,讨论亚洲地区及中国市场的轴承涨价方案、涨价时机和幅度,交流涨价实施情况。
点评:发改委对这12家企业的处罚将反垄断推向高潮。日本企业一向以“抱团”著称,联合操纵价格必将受到处罚。而这些企业在接受处罚之后的整改态度和方式则更引人关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对为这些企业提供垄断机会的国内环境和监管机制进行反思。
三、国产先进自动变速器进入产业化阶段
事件回顾:搭载盛瑞8AT的陆风X5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在8AT项目上已经持续投资7年的盛瑞,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款8AT为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AT,该方案设计精巧,换挡逻辑灵活,传动效率高,并可基于同一平台,实现5AT~13AT 系列化自动变速器产品和混合动力传动产品开发。同时,带动了上游供应商提升自动变速器配件研发水平,打造一个完整的高水平自动变速器产业链条。
12月8日,国内最大的重型变速器企业法士特举行6AT试乘试驾活动,标志着法士特旗下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生产的FC6A系列液力自动变速器量产,开始接受市场检验。双特成为国内目前惟一一家拥有重型液力自动变速器生产和研发能力的企业。
点评:只有产业化才标志着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产业整合能力的提升。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我们都需要盛瑞和法士特这样的企业来打破过度依赖进口、被外资企业技术统治的行业局面。
四、采埃孚收购天合改变行业竞争格局
事件回顾:德国采埃孚集团(ZF)收购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有了定论。9月15日,采埃孚已与天合达成确定性协议。采埃孚将以124亿美元的股权价值,现金收购天合所有上市流通股份,约合每股105.6美元。这是近10年来,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这两家企业合二为一意味着,分列2013年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第9位、第14位的采埃孚和天合,将组成收入超过410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德国博世、日本电装、德国大陆等零部件行业巨头成为同级别的竞争对手。收购完成后,采埃孚在中国和美国的销售收入均可实现翻番。同时,位于上海的采埃孚亚太研发中心和天合亚太研发总部的整合,将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研发团队。
点评:采埃孚收购天合将使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改变。这个组合也可能会对国内汽车市场和零部件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德系汽车在中国很强势,而此次收购完成后,德系汽车零部件在中国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提升。
五、延峰与江森自控组建全球最大汽车内饰公司
事件回顾:5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汽车内饰业务全球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约定,双方将在上海自贸区组建由延锋公司持股70%、江森自控持股30%的全球性汽车内饰合资公司。延锋此次国际化战略核心目标是要在核心业务领域快速形成全球配套供货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
延峰江森新合资公司将实现仪表板、副仪表板、门板、座舱模块、控制台模块等汽车内饰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设计、制造和销售,面向中国、北美、欧洲、南非、东南亚等区域在内的全球整车客户,预计年营业收入将达到75亿美元,利润率6%,有望占据全球汽车内饰15%份额。延锋对合资公司业绩预期年增长率为6%-8%。
点评:去年,延锋刚从伟世通手里收购了其持有的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50%的股权,今年又收购江森自控内饰业务,无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内饰件供应商。如果延锋能实现其多项国际化发展目标,未来就有可能跻身国际零部件巨头行列,也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样板。
六、零部件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进入国际供应体系
事件回顾:今年6月,均胜电子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国普瑞以1430万欧元收购组装线开发商IMA全部股权和相关知识产权之后,于近日计划使用募资6.89亿元收购Quin GmbH股权。收购Quin GmbH能够丰富均胜电子产品系列,为整车厂商提供人车交互产品、高端方向盘和内饰功能件总成,进入奔驰、宝马、奥迪等重要高端客户市场,实现全球供应。
同样,株洲时代新材斥资约2.9亿欧元收购采埃孚旗下BOGE橡胶与塑料业务资产,利用两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全球化的产业基础和市场上的系统效应,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加快在汽车NVH市场的战略性步伐,进入国际整车企业供应体系。
另外,中国最大的塑料油箱生产商亚普的控股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通过融实国际收购北美汽车塑料油箱企业,充分挖掘融实国际在汽车燃油系统领域的潜力,扩张旗下公司汽车燃油系统国际业务规模。以上只是我国零部件企业国际合作的一部分。
点评:2014年堪称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并购年”,这其中当然不会缺少中国企业的身影。我国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持续加码,扩张主营业务规模,引进海外优质企业核心技术,关键的是为进入国际整车企业供应体系提供机会。
七、准入和召回政策规范行业发展
事件回顾:今年10月,《中国内燃机工业产业准入条件》开始公示,其中要求内燃机生产制造企业需具有健全的设计研发机构,能够开展整机及零部件研发,并具有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计划等,该规定的发布将有利于我国内燃机行业优势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研发水平,为行业健康发展净化市场环境。
10月1日,《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开始实施,要求范围包括汽车轮胎(不含斜交胎)和工程机械轮胎,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安全的绿色轮胎。轮胎生产企业应设立或具有可稳定依托的轮胎研发创新机构。新建、改扩建轮胎项目鼓励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10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零部件生产者纳入召回体系。该规定要求汽车零部件生产者应当向质检总局报告所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质检总局和受委托的省级质检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进入生产者、经营者、零部件生产者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
点评:各项准入条件和召回规定可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研发水平,使企业发展与当今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相结合。同时,促进零部件企业提高自身要求,提高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把质量隐患降到最低程度。
八、下半年轻型柴油机市场断崖式下滑
事件回顾:今年4月,工信部宣布自2014年12月31日起废止适用于国家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柴油车产品《公告》,这意味着国四排放标准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此前轻卡排放升级执行力度不强,市场监管出现漏洞造成“假国三”、“假国四”的出现。国四排放法规强制实施,能力不足的生产企业面临生死挑战。市场零部件配套体系一时跟不上,让有能力生产的企业也措手不及。此外,国四车价格过高,整车厂与消费者还在观望,种种因素导致轻型柴油机企业纷纷遭遇“滑铁卢”。
第二季度以来,轻卡销量连月下滑。从5月开始,轻型柴油机市场销量连连下跌。5~8月,行业内大部分企业的整机销量下降70%~80%,一些中小企业已全面停产。
点评:“狼来了”喊多了,最怕出现侥幸心理。国四强制实施,让生产“假国三”、“假国四”的发动机企业无法再企图蒙混过关,当然也让之前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企业迎来春天。国四升级,轻型柴油机行业迎大考,轻型发动机企业面临洗牌。
九、“G20”重启零部件小巨人计划
事件回顾:11月中旬,广州国际车展前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宣布成立“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组织”,简称“G20”。“G20”由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浙江亚太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航盛电子有限公司等20家零部件龙头企业组成,通过凝聚全行业的力量,整合产、学、研、用各种优势资源,在汽车产业链上,建立一个“横向关联化、纵向一体化”的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推进零部件技术创新发展,实现全行业联动增长。除了入选的20家企业之外,北汽、上汽、广汽、一汽四家整车企业也积极给予支持。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四基”全面落后,关键技术领域均被外资企业垄断。在这种情况下,“G20”的成立有望通过集中帮扶这20家龙头企业带动中国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点评:零部件不强,则汽车产业不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零部件行业严重滞后于整车发展,成为行业软肋。中国汽车工业到了应加强对核心零部件企业成长关注的时刻。没有零部件的创新,汽车强国梦无从谈起。希望“G20”给国内零部件注入一针强心剂,让零部件“小巨人”们壮大起来。
十、中国零部件遭受美印“双反”大棒
事件回顾:6月4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制造的乘用车轮胎和轻卡轮胎启动“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7月15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同意该项申请,对中国轮胎开始进行“双反”初步调查。11月24日,初裁结果发布,中国轮胎企业将被征收惩罚性关税,征税税率为17.7%~81.3%不等。
同期,应印度巴拉特锻造公司请求,印度政府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前桥梁和转向节展开调查,以决定是否延长对这些零部件的反倾销税征收期限。今年早些时候,巴拉特锻造公司向印度政府提议,对进口自中国的零部件征收额外五年的反倾销税。
点评:“双反”不仅仅是对中国企业的损害,也是对全球市场的破坏,更是对全球自由贸易公平的伤害。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中国零部件企业应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学习利用世贸规则参与竞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应尽早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再也不能走低质低价的路线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