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汽车市场离不开政策救济?

汽车市场 政策救济

近日,有报道称,新一轮“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或在6月得以延续,这则并未得到权威部门确认的消息一发布,便引起了各方的热烈关注。

不难想像,在当前宏观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出口不振及房地产市场仍被严控的形势下,重启产业政策,出台汽车消费新政来拉动内需成为可能。总理温家宝5月份在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那之后,市场对加大政策放松力度的预期升温。

然而,汽车行业是否需要这种政策助推?在车市遇冷时出手相助,是否真的有利于中国车市的良性发展?

车市低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汽车产销643.19万辆和641.7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0.47%,销量同比下降1.33%。前4个月乘用车产销507.41万辆和504.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9%和1.89%。

根据这一数据,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车市陷入低迷,情况不容乐观。事实果真如此?

自2008年汽车产业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车市,诸如降低消费税、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当西方汽车工业正经历经济危机中的大规模破产、艰难重组之时,中国汽车业却安然无恙,呈现一枝独秀的态势。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预计产销增长10%,但实际增长了40%。”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分析说,在经过2009、2010两年的刺激后,汽车销量增长了一倍,由原先的900多万辆增加到2010年的1800万辆。而两年的高增长和过分刺激,透支了许多汽车购买需求,体现在如今的销量下降,也就不足为奇。

另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则表示,包括汽车在内的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刚性需求在提前透支之后,迎来增速减缓期十分正常。但就未来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仍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且至少具有10至20年的稳定增长期。

他认为,从2009年到2029年的20年间,汽车产销量的平均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而30%—40%的增长数字显然是不正常的。

实际上,任何产业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就像潮汐,有起有落。”贾新光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根本没有真正体验过冬天。”在他看来,真正的冬天有利于凸显产业内部矛盾,加速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联合,让企业在自由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优胜劣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将过去的10年,形容成中国汽车产业增长的“青春期”,其特点是充满活力,但不稳定,容易波动,大起大落。他在《中国汽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一文中提到,2011年,中国每千人汽车拥有量约为70辆,从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看,中国仍处在每千人20—100辆的快速增长期。

据他预计,中国汽车产业增长的峰值,是在2020年前后,即使保守估计,峰值年产量也有可能达到5千万辆,如果再考虑到较大规模的出口,峰值还可能再高一些,可能达到六七千万辆。

政府角色的转变

“我不赞同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政府就出手,这并不符合市场逻辑。”贾新光认为,靠刺激的方式拯救生产能力或许并不能奏效。

在政策的庇护下,许多原本奄奄一息在竞争中难以立足的企业,又重获喘息之机,且又走上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中国汽车的高端产能仍旧没有提高,“调结构”的目标仍旧没有实现。

“政策刺激对汽车行业不见得是好事,一个产业有其自身规律,总靠刺激怎么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表示。

刘世锦在文章中,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青春期”(或快速增长期)、稳步增长期和成熟增长期(2020年以后)。他警告说,应从前些年“青春期”的增长中汲取教训,即政府政策应当减少而不是加剧增长的波动。

他认为,短期内大起大落,对企业发展不利。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对短期内刺激消费的政策应持谨慎态度,要防止过度透支当期消费而引起增长的大起大落。汽车产业的增长,还是要立足于正常消费能力的培育,政策重点要放到鼓励节能减排等结构性政策上。

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已不再重要?“当然不是。这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由过去较大程度上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环境创造者’。”刘世锦认为,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市场,可能解决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大部分问题——如结构优化和升级、技术进步、促进创新等。

“不能急功近利,只为追求表面销量的增长,而忽略了产品自身的品质与服务。倘若如此,便也失去了‘调结构’本身的意义。”一位专家表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政策刺激,导致市场大起大落,应加以警惕,而政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坚持公平竞争中的企业主导原则,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