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董扬:三五年内超半数自主品牌消失

董扬 自主品牌 消失 负增长

在车市持续低速增长的局面下,自主品牌的“落体运动”正在引发业内更强烈的关注。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董扬预测称,自主品牌下半年甚至未来2-3年都很难改观,今后3-5年内,可能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汽车无法存活。

这成为近期对自主品牌汽车敲响的最刺耳的警钟。

上半年自主品牌负增长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约为959.81万辆,同比增长2.93%。其中,乘用车表现好于商用车,乘用车累计销售761.35万辆,同比增长7.08%;商用车销量达198.46万辆,同比下降10.40%。 

业内人士表示,这应该是进入新世纪十二年以来,汽车业“中考”的最差成绩。而众所周知,厂家批发量统计数据往往还要比实际市场好看一些。不足3个百分点的整体销量增长,意味着终端市场实际上徘徊在负增长的边缘。车市发展不仅是“急刹车”,有时更是在“倒车”。

统计数据更揭示,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持续下滑。

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315.11万辆,同比下降0.2%,同期乘用车总体呈现正增长。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的自主品牌,占有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上半年分月情况看,市场也呈现明显逐月下降趋势,且每月销售情况均低于上年同期,6月达到上半年的最低点。

中汽协认为,数据表明,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综合竞争力虽有很大提升,但仍与外资品牌有一定的差距,在市场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竞争会更加激烈。

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42.33万辆,同比下降6.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2%,占有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而从上半年国外品牌乘用车同比增长情况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德系表现最为突出,增速接近20%,发展势头强劲;日系车同比增长也超过10%,其他各系均低于10%。从市场占有率看,除美系略有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有所提升,其中德系和日系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 

从上半年国外品牌轿车同比增长情况看:日系、德系、美系、法系和韩系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德系和韩系增长依旧较快,分别为14.6%和13.8%,日系也接近10%;从市场份额累计同比看,各系均上升,其中德系、日系和韩系上升明显。

限牌迫使自主品牌逃离中心城市 

“随着更多的中国城市限牌,以及全球汽车企业的扩大生产,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将白热化。”董扬说,“与全球品牌相比,国内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和研发能力都较弱。因而,其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也就不可避免。” 

更多具体的统计数据,可反映出自主品牌当前遭遇的强大市场压力。上半年,在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排名中,没有一款是自主品牌产品;前十位轿车生产企业中,吉利以21.66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七位,奇瑞20.13万辆排名第十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奇瑞有所下降,而其他入围企业保持稳定增长。

在实际市场中,多数以往风光的自主品牌,现在都在遭遇负增长。情况比较不错的长城汽车公布,其上半年累计销售达27.93万辆,同比增长17%。吉利汽车上半年销售22.2万辆,同比增长约4.2%,完成全年销售目标46万辆的48.3%。 

而随着更多的城市加入汽车限牌行列,自主品牌汽车在中心城市将遭遇更大冲击的观点,也成为了行业共识。董扬也认为:“限购不利于自主品牌发展。上海和北京的教训都已表明,无论是拍卖还是摇号,都会引导消费者买贵车、买大车、买外资品牌车。”

将销售网点撤出实施限牌的大城市,向周边二三线城市转移,将成为多数自主品牌厂家不得不实施的一项工程。而在这些以往的自主品牌“势力范围”,现在还有更多的合资公司以低价产品和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在抢占纯自主品牌的份额。

缓高端、做减法 

在未来几年内车市难有改观,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将面临生死考验。除了加紧开拓国际市场,以弥补国内销量的下降之外,自主品牌需要更具战略性的思维,来避免未来被国内市场所淘汰。

 向高端化发展,推出中高端品牌,曾被认为是自主品牌的救赎之道。但这条道路现在越来越难走得通。奇瑞从2008年开启的中高端轿车品牌瑞麒,现在的市场影响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反,一直坚持在SUV市场、A级及以下轿车市场深耕细作的长城汽车,获得了抗击市场急剧回调的实力。长安汽车也因为市场前景的不明朗,而屡次推迟发展高端轿车品牌。

当谈及自主品牌轿车的困局时,董扬将部分原因归咎于方向错误。他并不认同自主品牌从高端干起的想法。 

与此同时,前两年主流自主品牌推行的多品牌或分网策略,现在也在收缩。长城汽车去年曾表示要将轿车、SUV和皮卡三大品类进行销售渠道分网经营,但这一计划实际难以实施。今年吉利也把帝豪、全球鹰和英伦三个营销事业部,重新整合成南区、中区与北区营销事业部,由纵向管理变成横向管理的模式,以使自己形成合力,应对市场的变局。

更重要的则是产品要“做减法”。如何集中研发力量,做能够树立起长久竞争力的精品,才是根本的生存之道。 

董扬建议,自主品牌需要抱团取暖,跨国汽车公司已经开始加强合作,中国自主品牌也应在研发等领域充分合作。“中国的汽车研发经费并不低,但分散在过多的自主品牌中,不成气候。”

他还表示,当抱团取暖开始的时候,也将是自主品牌进行大规模整合淘汰的时候。这样的时刻,正在到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