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多因素致日系车在华销量下滑

中国市场 日系汽车 销量

近日来,随着钓鱼岛事件的升级,中国市场上日本商品的销售相继受到打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8月份日本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而德国、美国、韩国、法国品牌汽车的销量,则分别增长25%、19%、12%和4%。

也有专家认为,日系车销量在中国下滑的真正原因,是其产品竞争力下降和战略调整缓慢等痼疾。内忧外患,正在共同导致日系车在华多年的优势逐渐丧失。

日系汽车在华“内忧外患”

受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系车8月份在华销量呈现出低迷态势。与上年同期比较,日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从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进军中国市场的6家日本汽车厂商已全部公布了8月的新车销量。其中,丰田汽车和三菱汽车等4家公司和去年同期相比,销量出现下滑。

作为日系车的领军企业,丰田汽车8月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5%,并已连续两个月呈下降态势;马自达8月份销量下降6%;而6月份,连续5个月保持2位数高增长的日产汽车也仅增长了0.6%。除了因为低价战略而出现较高增长的本田汽车(8月销量增长15%)外,日系车在8月份的整体表现不佳。

日系车目前占据了国内乘用车市场20%多的份额,凭借省油,漂亮的外形和内饰设计,以及售后服务能力等特点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但随着欧美等领先汽车企业在节能技术上的突破,以及在华本土化力度的加大,他们越来越会把握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日系车这些优势也正逐渐减弱或消失。

据悉,日系车在华的严峻形势愈演愈烈,除了中日关系紧张导致的消费者抵制之外,其国内汽车企业保守的本土化策略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大幅放缓,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增长容量也有限。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逐步迈入零和竞争的准成熟阶段。对企业来说,这表示竞争的重心将由新产品的大量导入转向对本土化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上,而这方面正是日本汽车公司的短板。

在专家看来,所有的外部环境只是一根关键的“稻草”,但远不足以把日系车压垮,其在中国下滑的真正原因仍是产品竞争力下降和战略调整缓慢等痼疾。

丰田“示好”中国政府及消费者

随着外部环境影响的深入,日中经济协会将派出以丰田汽车董事长张富士夫为团长的访华团,从9月22日起赴北京等地访问。该访华团计划与中国政府要人会谈,同时希望此举能够缓解紧张的日中关系,并从经济层面加强两国的互信。

据日本共同社9月6日报道,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志贺俊之表示,各日系制造商在中国的8月新车销售业绩均不佳,因为“难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户外宣传活动的取消影响了促销”。

据悉,8月底之前,丰田确实在中国取消了所有的广告投放,而进入9月,其所有的户外活动也都已被取消。

雷诺-日产CEO卡洛斯•戈恩在9月11日举办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希望理智能够占上风并尽快解决中日争端,让局势得到控制。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日系品牌国产汽车,95%以上的零部件是中国生产的,汽车板用的是宝钢的,是中国的工人在中国的生产线上制造出来的。按照原产地规则,这些汽车都是国产汽车,是中国制造,只不过用了日本企业的品牌而已。

一家日系品牌汽车(中国)公司的公关总监表示,最近几年,由于中日关系波折,时常影响到日系汽车企业在中国的正常经营。希望争端能够尽快解决,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对外促销活动。

中国成日系汽车“困难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铃木、三菱等日本汽车企业相继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日系品牌汽车。一些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为国产汽车配套。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销售的日系品牌汽车,94%是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国产汽车,少部分是原装进口车。国产和进口加在一起,日系品牌汽车国内的年销量大约为300万辆。国内日系品牌汽车保有量累计有数千万辆之多。

在轿车领域,日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居第一,前几年被自主品牌轿车超过,降至第二,但一直高于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轿车。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8个月,国产日系品牌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和少量微面)销量为189万辆,全年销量估计为280多万辆。加上进口车,今年日系品牌汽车在华的总销量约为300万辆。日产、丰田和本田位居日系品牌在华销量前三,其次是马自达、铃木、三菱。

业内人士称,汽车是中日经济合作的重要阵地,但中国正在成为日系车最难以发力的市场。

文章来源:Motorlink综合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