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中国汽车威胁论再起 西方在担忧什么

在国际车展上,中国汽车频频成为聚光灯下的主角。从首次参加底特律车展的广汽传祺爆出冷门,到日内瓦车展上奇瑞概念车和观致3首秀引发热潮,中国汽车一度成为西方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现在,西方一贯喜欢扣在中国汽车头上的“抄袭论”、“山寨论”没了踪影,更多的西方媒体开始思考:中国汽车完成新一轮国际化后,是否会参与到全球汽车行业竞争中来,而这种竞争是否会影响到本国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

在即将举行的上海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力似乎加深了西方媒体的这种顾虑。在上海车展成为世界六大车展之一的时候,人们也在考虑让中国汽车进入全球的排名。当技术实力、运营能力和品牌规划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准,当安全强势的体系构筑了核心竞争力,中国汽车就有资格与跨国企业站在同一擂台。

中国车企动了西方车企的奶酪,后果会怎样?从吉利收购沃尔沃引发的欧洲车企自怜情结,到上汽的国际化步伐对西方车企的触动,再到观致走向欧洲引发的连锁反应,中国车企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西方诠释出不同的内容。猜度是因为不了解,但之所以能引起猜度,还是因为中国汽车的实力已经不可小觑。

在日内瓦车展上,奇瑞TX概念车一举战胜众多欧美日系概念车,夺得年度最佳概念车奖,成为首个获得汽车设计重量级国际大奖的中国汽车品牌。而奇瑞与以色列集团合资打造的观致品牌,在日内瓦车展完成了处子秀,也引起欧洲媒体的轰动。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全球市场很大,发展机会很多还在外面。奇瑞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步伐走得最快的企业,也有了很多年的积累。现在国际市场我们做得不错,我们希望在几年内进入欧美市场,并且站稳脚跟,我想中国人必须把这个‘天花板’打破。”

此前的底特律车展,广汽集团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汽车制造商,着实让美国人领略了中国汽车的前瞻化思维和创造能力。三款新能源车型——E-JET增程式电动概念车、传祺GS5纯电动车以及传祺四驱混合动力车型,引起西方媒体的在报道中的“特别关照”。

有媒体称,底特律车展自20世纪中期起,就是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进军美国市场的一扇旋转门。吉利汽车早在2006年就参加了底特律车展,比亚迪也曾踏上过底特律的土地,但那时路透社毫不留情地将中国汽车企业的这番努力看成是“空想和白日梦”。

今天,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那种对中国汽车的指责语气显然弱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对吉利、观致等中国品牌的溢美之词。在路透社2010年的报道中谈到,长城汽车皮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时,汽车进口及经销公司Ateco负责人赫尔起初打算修改品牌名称,因为担忧车主会质疑中国汽车的质量。但Ateco公司最终决定不予改名,因为在接受“中国制造”的现实后,该款车型销售表现不俗。

中国的进步速度令人惊讶,几年前,西方汽车代理商还谈虎色变,担心中国汽车在当地市场卖不出去,但今天,一些代理商开始争抢中国生意。

 

不久前,江淮星锐进入了对“国货”极度偏爱的韩国市场,引起业内的特别关注。众所周知,韩国为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发展,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汽车出口韩国的门槛。江淮星锐得以破除国际贸易壁垒,成功出口韩国,印证了中国车企近几年的进步。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日本和韩国计划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韩国汽车行业人士对此表达了忧虑,担心中国车辆将冲击韩国汽车市场。韩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国际合作部部长金泰年表示,现代和起亚在中国销售的绝大部分车辆均为在中国生产,韩国制造车辆只占据韩系车在华销量极小的份额;而中国车比韩系车更加便宜,在质量上逐渐迎头赶上,可能将登陆韩国本土车市,威胁到当地的小型车。

在西方媒体看来,中国车企在成本上的竞争力是最可怕的。从前,“品质不佳”尽管价格低廉,但并不构成威胁。时移世易,今天中国汽车体系力的壮大,使其技术、品质和整体实力不输于跨国企业,这也让掌握价格优势的中国车企,有能力在海外击溃跨国车企的利润体系。

这就让菲亚特掌门人马尔乔内两年前提出的“中国汽车威胁论”,有了更多可靠的论据。此前,海外媒体多关注于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认为这是中国车企参与全球竞争的最有利条件。如今,产品质量明显提升的中国车企,为人们展现出在成本控制之外的另一面,与当初韩国车企向西方进军的场面如出一辙。对于西方车企来说,是时候审视中国车企海外扩张的“危险性”了。

深厚的研发基础和产品积淀,以及通过收购或与外方伙伴合作构筑的全体系价值链,让中国汽车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不过,在机遇到来的同时,中国车企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那就是遵守全球竞争的游戏规则,在实力壮大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