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业再掀兼并重组热潮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又成热门话题。近期,两大“国字号”车企东风与广汽对福汽及中兴汽车启动重组整合。如此密集的企业间重组并不只是巧合,种种迹象表明,2013年国内汽车业新一轮兼并重组再掀热潮。
政策密集出台
在沉寂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国内车企重组终于又走到了集中爆发的关口。近年来我国鼓励汽车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不断加码。自2006年以来,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加速行业汽车业新一轮重组风潮。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上汽、一汽、东风和长安汽车(微博)集团进行全国性的兼并重组,鼓励北汽、广汽、奇瑞和中国重汽进行区域性的兼并重组的战略构想。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明确将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
2012年年初,国务院又颁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再次提出汽车产业集中度问题。今年1月,工信部等12个国家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汽车业位列九大兼并重组重点行业首位。按照政策要求,到2015年,前10家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为此,某些业内人士大胆预测,到2020年左右,中国当前多达130多家汽车法人企业,40多家汽车集团,逾100个本土品牌,将会整合到几家大型汽车集团中,余下的要么被兼并,要么消亡。
日前,国家发改委首次大规模明令拟撤销企业的生产资格,在其网站发布拟撤销WMI(世界制造厂代号)的名单,其中124家企业拟被永久终止车辆生产或被取消生产资格,23家企业的部分产品拟被取消生产资格。
据悉,被取消生产资格的基本是产能很低甚至为零的企业。这说明,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包括控制产能、严格审批新建项目、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等,很有可能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这也意味着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另一方面,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企业间的战略联盟或是技术联合开发,将是未来车企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动力从何而来
继联姻奇瑞之后,广汽集团在对外战略合作上再拿下一城。近日,广汽集团、中兴汽车、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三方在湖北宜昌低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与上次联姻奇瑞一样,广汽此番与中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联姻同样不涉及股权合作。双方计划在整车开发、零部件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物流运输等领域展开合作。显然,这种合作可以被视作广汽联姻奇瑞这种“战略联盟”合作形式的延续。尽管短期来看中兴汽车对广汽能带来的帮助并不多,不过广汽借此实现了在华中地区的产业布局。
无独有偶,在广汽四处寻找“合作”对象之时,另一“国家队”悍将东风也没闲着。日前东风与福汽签订了包括东风增资福汽、与福汽联合设立投资公司控股东南汽车等事项的框架协议。通过此次重组,东风汽车不仅能够拥有福汽集团45%的股权,并且还得以染指东南汽车。
可喜的是,此次两大集团的兼并重组合作,相对于以往的兼并重组,有着鲜明的“市场”特色,显示出不同于以往的新模式和新内涵。这对于后续企业剪除地方保护具有相当启示作用。其中,广汽本次进军华中,并未与中兴汽车展开股权合作,而是旗下全资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将重组中兴宜昌公司,并设立广乘宜昌分公司。
东风汽车也未采用资产划拨的行政性重组方式,而是采用组建投资公司的模式,对东南汽车实现控股,形成有条件的股权受让模式。采用这样的模式,充分体现了市场化重组的特点,可以较好地保证被重组方的利益,为其他企业重组提供可借鉴的示范效应。毋庸置疑,两大汽车集团的兼并重组,将有利产业的集中度以及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产能资源,避免了产能的重复建设,也是政府鼓励车企横向兼并重组的成果。
不妨拭目以待
不可否认,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中,并非每一个兼并重组的案例都是成功的。对于年轻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体制成分复杂,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兼并重组的难度、复杂程度,要远远高于跨国车企所面临的。以东风和福汽的合作为例,由于牵涉太多利益方,向来都很棘手;广汽曾经失手过,而先前东风此番签约日期一再推迟,亦揭示出重组的难度。国际汽车行业的经验教训也证明,联合重组中不仅有利益的平衡问题,还有文化融合的问题。
兼并重组工作虽难做,大力推动的呼声却越来越高。其中的缘由,并非仅仅停留在一家企业的兴旺衰败。归根到底,对于我国汽车产业这个“大个子”而言,做强才是当务之急。要做强,兼并重组是一条绕不开的路子。不少企业对兼并重组缺乏战略层面的整体考虑,对风险认识不足,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还有一些兼并重组项目方案制定得不错,对前期并购过程中的风险也有防控预案,但在并购后的资产、人员、管理和文化的整合方面做得不够,最终导致兼并重组失败。
推动兼并重组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的事情,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共识乃至妥协。汽车行业是规模经济行业,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