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乘用车 > 正文

“钱”景广阔 汽车金融迎发展机遇

    若在前几年提到汽车金融,大部分国内车企还都不屑一顾,因为我国特殊的消费习惯使得贷款购车的比例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现在,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以及消费理念的成熟,汽车金融成为了一块潜力巨大的领域。

    不久前,长城汽车与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合资组建的“天津长城滨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此前,包括上汽、广汽、一汽、东风、奇瑞等国内车企均相继成立了汽车金融公司。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共成立汽车金融公司16家,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不断地扩大。

    金融领域将成为车企又一轮竞争的焦点,只是与以往主要是跨国车企进入不同,此后自主品牌的集体布局将成为行业的新关注点。

    “钱”景广阔

    近两年来,由于汽车市场增速回落,竞争随之变得愈加激烈起来。“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新车毛利在快速下降。”别克品牌西南营销中心总经理王金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市场包括金融延伸服务将成为今后重要的盈利点。”

    在发达国家,汽车销售主要都通过汽车金融方式完成,在美国汽车信贷比例高达80%以上。此外,汽车金融利润率通常都在30%以上,也是国际汽车巨头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金融公司的成熟条件即是汽车企业大规模”这一效应开始显现,而其中还包括对企业资金、销售服务、管理等各方条件的要求。现在看来,无论是国外的经验还是现在国内的市场竞争现状,都让汽车金融具备了走向前台和主流的条件。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2年,汽车金融发展速度超过了30%,达到3920亿元。预计到2015年,汽车消费金融市场金额将达6700亿元。其中,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贷款金额将达1600亿元,占比24%。

    随着消费群体年轻化、个人征信系统及汽车金融业务法规的完善、厂商对汽车金融业务更广泛的参与,以及市场参与者更紧密的合作,国内汽车信贷消费渗透率可以在未来10年从2012年的16%提高到30%甚至更高。

    更何况,现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对汽车金融也予以鼓励,2008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为国内企业组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汽车作为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汽车金融的加入能够降低购车的门槛,符合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倾向。

    因此,汽车金融在中国仍然是一片待挖掘的蓝海,而提前布局的车企也必将享受到汽车金融带来的利好。

    时机绝佳

    汽车金融的前景已逐步获得了行业的共识,在今年“钱荒”之下,汽车金融更是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今年6月份,我国银行出现了“钱荒”,流动性紧张让大部分银行都收紧了贷款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大头的车贷业务更是受到冲击。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包括汽车经销商。

    汽车金融的加入则能够扭转这一局面,银行的“钱荒”也让汽车金融的优势更加凸显。不同于银行车贷,汽车金融公司擅长处理跟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关系,以及相应的风险评估,还担负着促进本品牌汽车销售、保障支持本品牌经销商生存发展的责任。

    因此,汽车行业分析师孙世清对此乐观预计,国家将推出更多的政策,放松汽车金融企业的设立门槛,利好这一行业的发展;此外,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业务,车企也纷纷加大了汽车金融公司的扶持力度。个别企业的金融渗透率目前已达到了30%以上,明显高于2012年15%的平均水平。

    期待破冰

    尽管前景美好,但是汽车金融面临的现实挑战也不容忽视。

    据了解,目前国内近20家汽车金融公司中,只有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在内的极少数公司实现盈利,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

    除了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方式不同于国外,主要还在于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资金拆借,导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成本高企。

    国际汽车金融行业通常有4种方法进行融资,其中25%至30%是来自于银行吸存,30%来自于债券市场,30%来自于资产抵押的债券,剩下的10%至15%来源于银行间的拆借。而国内的情况明显不一样,汽车金融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融资来源单一以及融资成本高。现有的汽车金融公司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拆借,受资金成本影响,汽车金融公司提供车贷的利率都要高出银行贷款,这让汽车金融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性削弱。

    此外,在发达国家,譬如美国,除了传统的金融贷款购车之外,以“租”代“售”已经成为主流的汽车金融服务。但在中国,由于汽车融资租赁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不完善,融资租赁业务难以开展。

    这一切都导致汽车金融目前仍然停留在“看上去很美”的阶段,如何真正通过金融工具实现突破仍需要政府转变态度,为汽车金融发展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