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荣:智能制造也需有经济效益
11月中旬,羊城广州仍然未见凉意。
与广州车展、中国艾森改装车展同馆同期的2018中国国际轮胎及后市场展(tire+Expo2018)展会现场,中策橡胶集团董事长沈金荣,接受了轮胎世界网独家专访。
沟通过程中,沈金荣就海外建厂、智能制造等多方面问题,向轮胎世界网讲述了自己的观点。
中策橡胶集团董事长 沈金荣
海外建厂需做好准备
2011年,中策橡胶发布泰国建厂规划。
4年后,这家工厂接连下线半钢子午线轮胎、全钢子午线轮胎。
截至2018年9月,中策泰国工厂已经能够生产半钢胎、全钢胎、斜交胎、斜交工业胎、摩托车胎,以及全钢工程胎。
但是,一路走来,中策海外建厂之旅,并非像想象中那么轻松。
沈金荣说:“海外建厂其实非常费钱。买完了地并不等于就建好了工厂,还需要扎扎实实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工厂,如果没有在前期做好相应的准备,很可能会给母公司巨大的损失。
沈金荣告诉轮胎世界网,海外建厂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不完善的产业链,差异化文化。
与山东东营等地拥有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不同,许多海外轮胎工厂所在地,并没有相对应的配套设施。
沈金荣表示,有时候,一个很小的零件,在海外却就是买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在中国采购完成后,空运至海外工厂,大幅提高了运营成本。
同时,差异化文化也给工厂的运营,提供了挑战。
与很多海外工厂要求全方位融入中国文化不同,中策泰国工厂选择融入当地文化。
沈金荣认为,双方文化融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文化障碍、语言障碍,乃至一些微小的不同,都有可能对海外工厂带来重重困难。
智能制造不需要“花拳绣腿”
在与轮胎世界网交流的过程中,经济效益是沈金荣经常提及的一个词语。
出于追逐经济效益的目标,中策橡胶开始走向智能制造。
2016年11月,阿里云入驻这家轮胎制造商,开展智能工厂项目。
两年后,“中策橡胶ET工业大脑的应用实践”,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沈金荣告诉轮胎世界网,中策橡胶的智能制造,就是与大数据、云计算挂钩。
过去的10年时间,感知系统、执行系统的高度发达,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条件。
在沈金荣看来,这两个系统就相当于人的耳鼻眼与四肢,配上一个“大脑”,就能真正实现智能化。
因此,中策橡胶与阿里云合作,收集生产端的各类数据,并对其深度运算和分析,给出资源最优利用的方案组合。
这些方案最终会反馈给感知系统与执行系统,能够在优化生产过程的同时,逐渐让一些环节实现智能化、无人化。
沈金荣强调说,智能化改造需要有经济效益,而不是“花拳绣腿”。
他认为,技术前沿的改造,投资回报率可以低一点,投资回收期可以长一点,但是不能没有经济效益。
据介绍,最近5年,中策橡胶人均产值,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
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员工数量,则平均每年呈两位数下降。
(本文为轮胎世界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