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助中国橡胶“越冬”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在经历了一个胴体的精心管养后,中国的大片橡胶林迎来了新一年的开割季,与此同时中国橡胶也正开始走出国际橡胶产业长达数年的“寒冬”。
“我认为我们离走出橡胶困境不远了,价格应该会在2015年中期反弹。”天然橡胶生产国联合会秘书长茜拉·托马斯说,足够的土地和技术的更新同样也会让中国橡胶产业未来得以继续提升。
橡胶行业的“寒冬”起始于2011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一路下跌,由最高时的每吨4万元下降到了2015年初的每吨约1万元,远低于其生产成本,作为橡胶最大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中国,其橡胶产业所面临的“寒冬”却更加冷彻。
“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在现有市场价格1万元左右的情况下,我们每生产一吨干胶要亏本7000元左右,而东南亚国家却依旧能保持盈利。”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地部常务副总经理邓光辉说,价格优势的缺乏让中国橡胶产业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在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地海南,收益的大幅下降导致胶工们开始选择离开这个行业,胶工缺口达5000多人,产业发展受挫。
部分专家认为,橡胶是必需品,其市场价格的低迷只会是一个短期现象,不需要过多担忧,但中国橡胶产业却的确需要以创新解决目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中国首先就选择了以技术的研发来实现这样的创新。
2014年9月,海南省农垦总局、云南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农垦天然橡胶产业联盟,启动科技创新和种业两个关键环节联合,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资源控制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农垦国际大胶商。
2014年11月17日,中国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发起成立中国先进天然橡胶产业联盟在海口成立,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中国特种、特供橡胶制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引领中国先进天然橡胶产业技术创新。
除了技术研发外,金融和管理的创新同样也成了中国橡胶企业创新的努力方向。邓光辉说,中国的天胶种植不像东南亚有那么好的气温、土壤、环境等条件,要提高整个胶林的生产效益以及产胶质量,光靠农民自身缺乏标准的管护割不够,通过企业统筹进行强化管理是目前中国橡胶产业的努力方向之一。
中国天然橡胶协会会长杨绍品则表示,中国橡胶企业还在尝试充分利用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价格发现、规避风险、锁定利润等功能、提高资金周转效益。同时也在改进电子商务技术,拓展电子交易功能,完善电子交易手段,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解决中国橡胶产业存在的各种难题。
“2013年中国是第五大橡胶生产国,今年已经上升到第四位。由于中国有足够的土地,技术也不错,对产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今年的中国橡胶生产应该可以到达100万吨。”茜拉·托马斯说,相信中国橡胶产业一定能够走出目前低迷的产业困境。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