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国企企稳 中小企业悲观
最新公布的今年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3%,创6个月以来最高,较9月的47.2%明显回升。但财新PMI已经连续8个月处在荣枯线(荣枯线为50)下方,也说明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疲弱的双重挤压,制造业仍压力重重。
“PMI小幅回升表明制造业整体放缓势头有所减弱,前期陆续出台的刺激措施已开始发挥效应。”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指出,总需求疲弱依然是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阻力,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带来的通缩风险也值得警惕。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张帆指出,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好于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指数所涵盖的中国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已经走出困境。
分项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6月来首次返回扩张区域,暗示内需疲弱可能是抑制需求的一个关键因素,采购数量指数已经连续第四个月位于50%下方。而订单不旺导致产出活动低迷,也让制造业PMI就业人员指数在最近两年持续在50%下方徘徊。
价格方面,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制造业者投入价格指数已经连续15个月处在50%下方;而为了提振客户需求,生产商纷纷调降产品售价,出厂价格指数也已连续15个月处在萎缩区域。
张帆认为,中国近期推出的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在未来几个月可能提升财新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表现,但大公司和国有企业比小公司从政府的政策中获益更多,这从代表国有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官方制造业PMI好于财新制造业PMI的状况就能看出。
中国官方制造业PMI持平于上月的49.8%,表明随着政策逐步落地,经济增长保持趋稳态势。不过官方非制造业PMI创近7年来新低至53.1%,表明经济需求偏弱局面并未根本改变,稳增长政策措施仍需抓紧落实。
“两组PMI数据都反映实体经济在四季度开始企稳。”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官方PMI的持平说明,国有和中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受益于政府以拉动基建投资为重点的稳增长政策,而中小企业和出口外向型企业样本占多数的财新PMI之前有超跌的倾向,反映中小企业对经济前景相对悲观的情绪。
章俊称,目前来看,整个经济在四季度企稳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情绪的改善,而在实际层面,中央的稳增长政策对中小企业也有一定外溢效应,同时政策也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如最近几次“双降”中,都包括了对小微企业放贷额外的正向激励。不过,经济下行的压力仍不可忽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