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换车范围收窄 鉴定难或成“三包”障碍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将于10月开始实施。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汽车行业对于“三包”具体细则的讨论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日前有消息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召集汽车企业,公布了汽车“三包”的重要配套文件——《家用汽车产品三包主要零件种类范围及三包凭证》,该文件细化并明确了家用汽车的退、换车条件。对比此前的规定,配套文件规定的消费者进行退、换车辆的 “权限”有所缩小。
北京中车时代汽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文利向记者表示,按照配套文件的具体规定,消费者所购车辆将多以维修为主,退换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仅七类零部件问题可退换车
在6月7日召开的2013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高峰论坛上,张文利表示,汽车“三包”政策体系全面实施后,汽车行业将面临变革与调整。
此前,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规定,在车辆“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或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等情况,消费者有权提出退换车要求。有观点认为,在汽车“三包”实施后,消费者进行退换车维权的比例将大大增加。
但是,配套文件规定细化了上述具体“退换车”的范围,仅限于“属于发动机、变速箱、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前/后桥、车身”7类注明的主要零部件维修更换两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突发严重质量问题。
与年初的征求意见稿相比,配套文件中,因维修2次且仍不能正常使用而导致退、换车的零部件种类减少。之前,在退换范围内的电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冷冻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等,被排除在外。
此外,除了上述易于判定的7种产品质量问题外,配套文件对其他质量问题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也为消费者维权带来了新问题。
界定与鉴定难题显现
对于企业而言,执行汽车“三包”的具体工作中,同样有诸多问题难以明确。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客户服务部技术科科长于淼表示,生产商与经销商的责任划分,以及在维修过程中的服务质量、物流配送和基础服务是否健全,都是影响汽车“三包”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
张文利向记者介绍,汽车“三包”跟汽车召回不同,“三包”法规是对汽车质量的保证。对消费者而言,对新车质量和使用问题的界定,或许存在困难。“像油耗值不准,很有可能是性能问题,而非质量问题。但由于国家质检总局没有规定汽车性能与汽车质量的界限,而是将这一工作全面交给了汽车厂商,那么消费者混淆产品质量和产品性能两个概念也在所难免。”
张文利表示,由于众多概念界定不明确,消费者在理解和运用汽车“三包”维权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诸多问题。
公布的汽车“三包”政策明确规定: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发生争议的,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可以依法向各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等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请求调解解决;可以依法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进行处理。
不过,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汽车“三包”政策虽然明确了“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在维权过程中的必要性,但“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并不都具备汽车质量鉴定技术。我国专业的汽车质量鉴定机构数量少,鉴定费用高,一旦维权失败,车主极有可能自己承担这部分费用,这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即便是进入司法程序的维权行为,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难题。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