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聚焦 > 正文

建新轮胎走不平凡发展路

自7年前成立以来,建新轮胎走了一条不太平常的发展之路。

被业界称为“黑马”的建新轮胎,自7年前成立以来,一直显得有点儿神秘。它的运作模式有何不同之处?

在轮胎和橡胶行业深耕多年,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志带领企业,走了一条不太平常的发展之路。

蔡友志与建新生产的第一套轮胎合影

成功不是等来的

做了17年胎面胶后,蔡友志将产品打造成亚洲第一品牌,顶峰时产值近6亿元。

然后,他决意涉足橡胶产业链上工艺更为复杂的轮胎。

那是2008年的事。蔡友志盯上的全钢子午线轮胎,当时在国内市场方兴未艾。

最初的两年举步维艰。蔡友志去广东考察一家轮胎品牌企业,看着一套套全钢轮胎下线后,整装上车就拉走,内心无比羡慕。

长长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着,身手熟练。

“上哪去找这么多技术工人?”蔡友志觉得,就算整条生产线都买回来,没有人懂操作,设备也跟“死牛”没差别。

但等待终究不是办法。2010年冬天,建新轮胎(福建)有限公司在福建永安市尼葛高新技术工业园成立,注资1.88亿元,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

半年后,在2011年第九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蔡友志成功与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接。

双方就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技术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后者向建新轮胎输出先进技术和技术信息。

这一年,建新轮胎从华南理工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一口气引进二三十个专业技术人才。

以这个技术团队为班底,加上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倾力支持,该公司开出一系列生产设备的海外采购“清单”,同时开始布局厂房建设。

福建省永安市政府也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包括项目立项、用地报批、资金筹措等环节的难题。

到2014年5月,用了约3年时间,建新轮胎第一套全钢子午线产品下线。

如今,第一套产品陈列在企业展馆内,背后是一墙的奖牌和证书。

无人机拍摄的建新轮胎(福建)厂房一角

把目标定在“最好”

“我们的全钢子午线产品没有库存,一直缺货,产能跟不上。”投产3年间,蔡友志每次说起这个“成绩单”,既踌躇满志又忧心忡忡。

数百米长的生产线上,设备轰鸣,约500名工人裹在制服中,忙碌有序。每天,有3000多套全钢轮胎从这里产出,并发往各地。

“研发力量和技术革新,做轮胎行业始终不能放松。”蔡友志说。

到目前,建新轮胎已投入约10亿元,其中7亿元花在设备更新上,生产自动化水平逐年提升。

在投产的两年多里,其在研发技术和队伍建设上,共斥资超过8000万元。

“轮胎有非常精密复杂的工艺。从研发到上市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希望精益求精,做到最好。”

蔡友志说,跨入这一行,“当家”才知“柴米贵”。但为了赶超同行,只能不吝“烧钱”。

据介绍,通过不间断的技术革新,建新的全钢子午线轮胎磨耗减少,使用寿命越来越长。

建新”商标现已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拥有16项实用型专利,23项外观专利。

今年5月,建新轮胎投入40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的多套密炼机、成型机,将陆续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福建省给予的8000万元技改资金也已经到位。该公司第三条生产线正在安装,预计年底投产,年产量也相应增加到120万套。

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建新轮胎总投资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8亿元,建成后,可年产全钢子午线轮胎300万套,年产值60亿元。

文章来源:新华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