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标准何以“因国而异”
“中国一直没有关于车内环境的标准,导致大量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投放的产品,与在欧美投放的产品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明确指出了上述问题。
据悉,德国最早开始关注车内环境污染控制,并颁布了相关法规政策;美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关注车内环境污染,对材料进行了法律化约束要求;而中国,却只有一部近日刚刚出台且不是强制性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下称《指南》)。
“国内外产品标准不一致”为何会大行其道?
中国汽车业的政策法规一直不够完善,有不少法规标准严重滞后。在缺少高标准要求及法规约束的情况下,有的汽车制造厂商为追求高额利润,堂而皇之地使用比国外质量差、成本低的材料进行生产制造,或将质量较次的汽车产品进口到中国进行出售。
这些汽车企业从中受益不菲,而中国汽车消费者却成了市场上的“次等公民”,遭受着不公平的消费待遇。
去年的日系车防撞钢梁事件便是典型一例。同样的一款车,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汽车尾部都有防撞钢梁,但进口到中国后却“消失”了,这一事实既让人震惊又让人无奈。这一现状的出现,就是因为一些汽车企业钻了法律的漏洞及国内无高标准的空子。
李书福表示,同样的产品,却对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差别对待,这是一个企业的职业道德问题。他号召,汽车企业要加强自律,完善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汽车的高质量标准,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国家而异”。
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道德和自律的分量,在以利益至上的商界似乎无足轻重。所以,不少人士的共识是,出台真正对企业起到震慑力的政策法规,是目前国内汽车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保障国内汽车消费者自身利益的最有力杀手锏。
中国的汽车强制性标准(法规)工作起步于1990年初期,1995年开始逐步实施。到2005年,中国发布的汽车(含摩托车)强制性标准有84项,这一数字在2011年已经突破100项,此外,还有200多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700多项汽车行业标准也已颁布。
遗憾的是,法规标准实施的质量却未能与其数量成正比。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晚,许多标准与法规仍处在学习西方阶段,标准制度化建设比较落后;其次,虽然中国汽车行业的标准法规不算少,但因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导致不按游戏规则出牌、生产与销售低于标准的市场竞争者大有人在,这使得现有标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目前,中国的很多标准都低于国外,这是不是导致汽车产品“因国而异”的主要原因呢?负责制定政策法规及标准的国家和政府,是不是就应该为此“埋单”?
某业内专家认为,这个问题不能这么简单下定论。他分析指出,对于国家而言,制定高标准及强制政策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制定标准前,国家政府必须要顾全大局、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标准若提高了,企业要达标就必须增加技术含量等,成本自然会提高,这就导致汽车产品价格的提升;而价格一旦提高了,很多消费者便不买账,市场就会落得惨淡,反过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进步。
“这一问题要想获得根本性解决,必须靠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大家相互体谅也相互支持,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这位专家说道。
据分析,在汽车产品上,“因国而异”、“不平等待遇”,已经不单纯是汽车质量的标准问题。在汽车出现问题后的召回方面,国内外待遇也存在“天壤之别”。
拿2010年汽车召回的统计数据为例,当年,中国的汽车销量高达1806万辆,但仅仅召回123次,共计117万辆,召回数量占当年销量的比例为6.5%;而美国同年的汽车销量为1159万辆,全年汽车召回共648次,召回总量为2027.59万辆,召回数量占当年销量的比例为175%,召回比例是中国的27倍。
回顾最近的汽车召回事件:去年,丰田由于部分车型存在漏油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170万辆汽车,其中涉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市场,但却不涉及中国大陆;近日,固特异轮胎公司宣布,将召回6款配备吉普牧马人车型的静音装甲轮胎,但是否涉及中国大陆,到现在还没具体消息。
如此之大的差距,不得不让人质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屡屡成为召回市场的“免疫区”?
专家对此分析表示,相关汽车厂商若在美国不召回,那么后果很严重;但若在中国不召回,按照相关法规,后果最多只是罚几万块钱。此外,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只会嘴上使劲,真正投入维权行动的却少之又少。即便去维权,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也会导致付出大量时间和成本,却未必会得到预想的结果。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产品又如何能不“因国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