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你想如何落地
酝酿了9年,延缓了10个月,汽车“三包”标准终于在10月1日正式实施,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苦尽甘来”本该是常理,但用在汽车“三包”这里却有点变味儿。让广大消费者盼了近十年的“汽车三包”,如今好不容易落地,给出的却是一份“糊涂账”:含糊其辞的说法和模棱两可的规定,给那些不厚道的企业留了太多可钻的“空子”:“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仍是“无解题”;细则不完善,消费者可能会过度维权,也成为汽车厂商担忧的问题……
汽车“三包”实施仅10天,各种争议和质疑纷至沓来。一些人士认为,汽车“三包”被“钻空子”后,有可能会沦为一纸空文。
看过汽车“三包”标准的张先生告诉轮胎世界网,汽车“三包”的相关法律依据不明确,界限很模糊,很多地方模棱两可,因此,发生问题时,消费者在车商面前仍处于弱势地位,完全会被一句“车主使用不当造成”搪塞了事。
家住山东潍坊市的李先生最近遇到的事情便让其无语。据李先生反映,其在当地购买的汽车,最近出问题送去4s店维修,却被告知只能去济南一级经销商修理,“难道‘三包’还要异地进行?”“期间花费的路费、时间谁来承担?”“‘三包’若不能全国联保还有何意义?”
除李先生外,很多车主都有此疑问。
有顾虑的不仅是车主,汽车厂商也有担忧。“我们最担心的是,汽车‘三包’政策出台后,不了解细则的消费者会过度维权,车辆一有问题就想退车、换车。”一家整车企业的汽车销售负责人表示。丰田、奔驰、大众等不少车商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实际上,许多主流汽车厂商很早就宣布过实施“三包”,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听说一起“三包”案例。是所有汽车都很“坚挺”没有一辆出过“三包”事件?还是事情被不了了之?这些都不得而知。
显然,无论是完善“三包”细则、解决“疑难杂症”,还是对消费者进行普法教育,都离不开政府部门、厂商以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汽车“三包”的出台,为中国汽车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其具体细则不完善,很多问题经不起考究,确实给人们落下了质疑和指责的口实。
看来,若想让消费者和汽车厂商“买账”,汽车“三包”接下来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