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代理商很受“伤”
作为连接主机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重要环节,代理商在工程机械产业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蛋糕”,代理商更是乐在其中。
如今,持续数年高速发展的工程机械产业步伐停滞不前,市场需求量连续下滑。与此同时,原本快速增长的销量与利润背后掩盖的市场风险也接踵而至。既要向用户收款,又要完成厂家的任务,代理商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工程机械代理商所处的境地岂止一个“尴尬”了得。
“疯狂”背后是危机
过去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黄金十年”,城市基础建设、国家大型重点项目的全面铺开,都积极拉动了工程机械产业的飞速发展。2008年底,为使中国经济免受西方经济危机“巨浪”的冲击,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中国市场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工程机械企业更是卯足了干劲,而原本非工程机械企业也想分得其中的一杯羹,一时间卖汽车的、卖酒的、造船的纷纷涌入这一产业,可谓热闹纷呈。
近年来,伴随着工程机械市场的超高速增长,相关企业可谓雄心勃勃,而作为厂家的排头兵,代理商担负起了冲锋陷阵的重任。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代理商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延期付款、降低首付甚至零首付,送配件、送服务,买车抽大奖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使得代理商对背后隐藏的种种风险无暇顾及。快速增长的销量与利润掩盖了市场风险,让代理商忘记了市场容量,忘记了债权,忘记了现金流。
如今,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恶化,GDP连续六个季度下滑,新开工项目骤减,市场需求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大量工程停工,用户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在经济恶化的同时,客户的经营成本却在不断上涨。这些都导致用户还款能力下降。
应收款无法及时回收,资金流出现紧张。琐机、托机也是代理商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特殊性,例如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的机动性较强,一些过激的营销措施使得代理商最后是“人财两空”。
“娘家”自顾不暇
在代理商忙得焦头烂额之时,作为“娘家”的生产厂家也是动作频频,对代理商进行高额罚息,停发样机或停止返利。这对代理商的生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生产厂家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以挖掘机为例,过去十年间,中国挖掘机的市场保有量从10万台发展到了120万台,增长了10倍多。市场相对饱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厂家难有大的作为,市场整体需求量下降,代理商只能干着急。
2011年,国内挖掘机的需求量为16.7万台,而2012年1-7月的需求量仅为7.6万台,同比下滑38.4%。中国市场飘忽不定,行业人士大呼“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面对阴晴不定市场,制造商一头雾水,而让他们头疼的事情远不止此。市场不好,日子依旧要过,制造商又不得不面对投资回报率、生产线折旧、库存高位,以及运营成本的压力。每一个都像一座大山一样,把制造商压得喘不过气来。既要市场占有率,贷款又不能逾期,制造商无暇顾及代理商。
代理商“看天吃饭”
车卖不出、二手车积压、现金流紧张、人才流失……代理商可谓是如履薄冰,内外交困。低迷的市场使代理商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面纱,而自身“造血能力”的缺乏,又成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工程机械行业持续低迷,市场需求大幅下降,新车卖不出、债权无法收回等使得代理商现金流紧张。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代理商为了尽快抢占市场,更多地销售设备,而忽略了对客户的筛选。在行业不景气时,一些劣质客户无法按时还款,使得风险加剧。同时,过于庞大的员工队伍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昔日得力的帮手如今却成了累赘。而且,有用的人留不住,多余的人赶不走,原本就人才匮乏的代理商捉襟见肘。此外,代理商只是盯着销量,而忽略其他可利用的资源。因此,在市场“寒冬”时,代理商只能“看天吃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