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岳:如何分辨好人与坏人
好人坏人的说法我们从小就知道,而且看个电影、电视或者漫画书也去琢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那些让我们高兴或者不爽的人很容易被我们归到好人还是坏人群里。而成年了,不成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好人坏人的二分法去简单看待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人。
在一个讲座中,讲员请大家列出自己认为的人性特点,我写的是:可塑的、软弱的、贪婪的,而贪婪这个词在另外的大约20名学员中有5人提及,最多人提到的还有:自私的、慷慨的、进取的、竞争的、分享的。似乎总体的倾向,大家是觉得人性中天然的紧张度与攻击性的,而觉得人性天然良善的人不多。这个当然不代表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识,而且这些学员也不是普通工薪阶层市民农民。但是这样的问题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根底,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在人性塑造上的作为,这也让我们去反思与体会领导力与管理模式的价值。
在我自己看来,人性的本性是中立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在家庭与社会的成长中,我们首先形成了人格特征,后来又确定了相对稳固的个人价值观,这个时候我们的基本社会形象与社会行为模式就确定了。
纵然是这样,我们不同的特性并不能用是非来分辨,而应该看到人们在社会空间里的适切性,也就是说有些人适合在有些组织中存在,有些人适合某些职业与岗位,有些人适合与有些人做朋友,有些人适合与有些人组成家庭,一切在于匹配,而匹配的关键在于人们丰富的社会阅历、经验、历练,也就是我通常说的折腾,折腾增大发现自己匹配对象与空间的可能性。在我看来,大部分在这个社会中不幸、挫折、困顿甚至做坏事的人,是一些没有积极去匹配、匹配不当、错过了匹配时机、认为匹配偏差导致的,而同样那些幸福、获得成就感、能做出利人利己事情的人是匹配成功的人。
因此,年轻的人们需要大胆地探索我这个自我,与社会上的岗位、机会、需求之间的适配性,那涉及到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成就与形象,也涉及到我们自我感受的好坏。当然,我们在社会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情况,家长、老师、良师益友们的作用是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给予点拨与帮助,而不是一堆坐而论道的废话,而到了真有事情了就漠不关心,或者因为自己也不通世道人情而束手无策。
(作者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袁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作品,版权均属轮胎世界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轮胎世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有关版权事宜请联系:13071111139 邮箱:fenglh@tireworld.com.cn